第635章 控扼东南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
笔趣阁 >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> 第635章 控扼东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35章 控扼东南

  广德二年四月十八日,太仓州清丈亩全部完成。

  历经两个半月时间,张允修、康光绪等人在太仓、苏州及其周边州县,共计查出隐匿田地八十三万五千二百余亩,追缴拖欠田税一百七十八万七千余两,追缴拖欠商税两百三十八万六千两。

  如果加上抄家所得的零零碎碎,这次仅在东南十几个州府,清丈亩各项所得差不多折合四百万两白银,相当于前明国库收入的五分之一。

  这还不包括王衡出逃时裹挟的万贯家财。

  国家财税,仰仗东南。

  四月二十一日,苏杭经略的奏疏连同几十口大箱子一起,被用马车送入南京紫禁城。

  正在辛苦批阅奏章的刘招孙听说此事,大喜过望。

  东方祝带着八个小太监,将装满账本的一口口大木箱搬进文华殿。

  大总管搬了半个时辰,累得躺在地上大口喘气。

  太上皇充满关切道:“搬完了?”

  东方祝连忙站起:“回,回陛下,还有十几口箱子,外边贴的封条,不知道里面是什么。”

  等所有箱子全部搬进来,刘招孙随手捏碎一个铜锁,翻开箱子。

  好家伙,满满一箱子古籍。

  他从中挑出一本,拿到近前瞟了眼。

  “《太乙金华宗旨》,吕洞宾写的。”

  满满二十箱道家典籍,很多都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孤本。

  内容也是五花八门,养生续命的、男女双修的,炼丹制药的·····

  东方祝见太上皇龙颜大悦,低声在旁道:“陛下,这都是张经略抄家时所得的,是康光绪整理打包,给陛下送来的。”

  刘招孙放下吕洞宾的养生秘笈,抚掌笑道:“好啊,好啊,和他爹一个德行,朕喜欢。都先收起来吧。”

  太上皇手捧张允修亲笔誊抄的苏州府、太仓州田地黄册,手指颤抖的翻完厚厚一大叠账簿,不禁留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
  他抬头望向东方祝,有些语无伦次道:

  “早知东南自古繁华,没想到竟这么有钱····不,是贪了朕这么多钱!”

  东方公公瞅着堆积成山的黄册账簿,兴高采烈道:“圣上,加上前明的军田,庄田,怕是有好几百万亩,足够再招几万大军了·····”

  太上皇兴奋的连连点头,同样是田地,苏苏杭太仓的田基本都是熟田,价值自然是中原辽东陕西等地不能比的。

  谢阳之前说过,苏州府一亩中田,一年产出,抵得上河南陕西两亩上田的产出。

  苏杭熟天下足,可不是乱说的。

  “好,清丈亩看来是清对了,一个苏州太仓,就能追缴这么多银子,清查出这么多土地,若是江南都开始清丈,朕就成有钱人了。”

  刘招孙越想越觉兴奋,他让东方祝叫来章东,章麻子刚从太仓回来,还在衙门里歇息。

  太上皇见到章东,章东正要行礼,被太上皇一把拉起,刘招孙关切问道:

  “王衡那双夺天地造化的巧手呢?”

  章东炯炯有神的眼眸顿时变得暗澹。

  “出什么事了?”

  章麻子扑通一声跪倒,以头抢地:“陛下,让他逃了,陛下恕罪!”

  刘招孙连忙扶起章东,让他先说清楚。

  章东忿忿不平道:“王衡那厮早有准备,第八兵团还没从南京出发,他就把家产收拾停当,都放在了松江府,臣与赵总兵进入太仓前一天,那厮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,连夜逃走,只留下个空宅子给我们。”

  章东忽又想起什么,偷偷瞟刘招孙一眼,忐忑不安道:“这狗东西,不仅卷走几百万两银子,几十车古董,还一把火烧了茶园、果园,连城中铺子也给烧了。”

  “哦?鱼死网破,破釜沉舟,有些魄力,朕喜欢。”

  太上皇又问道:“狡兔三窟,这兔崽子跑得倒是挺快,那他现在藏到哪儿了?””

  章东略显尴尬道:“前几日臣去了趟松江府才知道,查得这厮早已逃往倭国,十几日前便启程了,这会儿应该到九州了。”

  “倭国?九州?”

  刘招孙沉默不语。

  章东自责的站在旁边,见太上皇不说话,他更不敢吭声。

  “如果朕没猜错的话,”

  太上皇边说,边从御桉下面抽出个巴掌大小的本子,翻开来,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人名,有些人名被用朱笔圈上红圈圈。

  “海盗头子郑森,去年在辽南战败,逃到了倭国,左良玉从长江口逃走,也去了倭国,还有朕的死对头宋应星,现在,又加上这个王衡。”

  他说完,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写上王衡两字。

  “德川家光为了对付朕,什么货色都收,都快成拾荒将军了。”

  太上皇边说边笑,章麻子却笑不出来,他知道,刘招孙手中的本子,便是传说中的生死簿,不管是谁,只要上了这个本子,很快便会死于非命。

  章麻子开始担心,太上皇会不会派自己去倭国执行刺杀任务······

  出乎章东预料,太上皇没有提起刺杀之事,反而问起一件让章东摸不着头脑的问题。

  “章东,王衡还有个姐姐,你知道吗?”

  章东啊了一声,还好他提前做好功课,连忙回道:“回陛下,王衡上面还有三个姐姐,其中大姐二姐皆已婚嫁,现在怕是有四五十岁了,不知下落,还有个最小的姐姐,万历八年便死了··”

  太上皇打断特务头子,神色微变,仿佛充满期待:“朕知此女,她便是大名鼎鼎的云阳子。”

  王锡爵正妻朱氏,嘉定人,是黄县知县朱邦臣的女儿,王锡爵夫妇共育有一子三女。长女和次女,皆已婚嫁,分别嫁给中书舍人周秉中,太学生吴嘉征为妻。

  最小的女儿名叫王桂(字焘贞)。

  刘招孙喃喃自语道:“朕听张真人说过,这王桂生于嘉靖三十八年,出生时便身子瘦弱,且长有疥疮,浑身发黄,日夜啼哭,据说乳母换了三个,王家本以为养不活她,所以待破冷漠,此女从小痴迷修道。”

  章东听到这里,大概也明白太上皇提这女子所为何事。

  “这王桂万历八年没死,只是飞升成仙了。”

  章东知道太上皇今日迷恋修仙,不敢反驳。

  据他所知,万历半年,在太仓十万百姓见证下,王焘贞坐化升天。

  关于云阳子坐化之事,后世众说纷纭,有人说是王桂自愿所为,有人说是她父亲王锡爵的政治阴谋(为了积累名望,重返朝堂)·····

  “你这次回太仓,带些祭品,去云阳子坟前祭拜一下,略表朕的心意。”

  章东连忙道:“臣知道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