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百七十三、圣人之书_纨绔世子爷
笔趣阁 > 纨绔世子爷 > 两百七十三、圣人之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两百七十三、圣人之书

  御花园中,万物生发,郁郁葱葱,姹紫嫣红无限好。

  消瘦许多的太子和几个皇叔小心跟着父皇赏花。

  皇上兴致很高,手捧着圣人书卷,偶得几句便说出来共赏,气氛融洽,像极文人游园。

  自从太后去世之后,太子能感觉出父皇变了许多,似乎更加亲切,不再像以前一般,每次召见他都如君臣,不是问学,就是问政。

  而且现在皇上更加喜欢召见他和几位皇叔,讲讲过去峥嵘往事,或读读书,吟吟诗词,不像之前那般淡漠无情。

  太子回京之后被冷落宫中,受罚禁足,来看他的只有皇后娘娘,他日日消沉饮酒,和他聊天的只有孙焕和方先生。

  太子也万分后悔不听方先生之言,方先生临走之前给他两条告诫,一为善待当地之人,二为不可冒进争功。

  太子遵了第一条,却没守第二条。

  没守第二条令他一败涂地,毁了朝廷大计,天下人对他口诛笔伐。

  遵守的第一条却救他性命,他没杀当地的化外之民,而是放走他们,结果那晚兵败之时,慌乱中亲兵护着他弃船顺河岸山林而走,身后喊杀震天,身前黑灯瞎火,不见前路。

  他们匆匆忙忙跑了一天一夜,又累又渴,慌不择路,不知身在何处,可身后追兵依旧。

  就在太子以为自己死定之时,他当初放走的那些又脏又臭,言语都难通的化外之民出现了,为他带路,帮他击退追兵,这才逃回瓜州。

  太子现在想想,也是追悔莫及,他若两条都记住,岂会有今日狼狈。

  回过神来,那边父皇和皇叔正说得兴起,突然招手道:“太子过来。”

  太子赶忙恭恭敬敬过去,就见父皇拿着手中圣贤之书,指着一句道:“此为何意。”

  太子一看,赫然是孟圣所言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一下子,炎炎夏日,冷汗却从他额头冒出。

  “此为.....此为圣人训,为君者当......当重社稷百姓,而不计自身之利,实乃,实乃.......”

  “哼,迂腐!”父皇一哼,训斥道:“此为慰藉愚昧平民之言,可以说说,切不可当真,你记在心中。”

  太子呆了,他也是从小读圣人书的,通贯前后,联系语境,这哪是圣人意思:“父皇,可圣人的意思......”

  皇上皱眉,皇叔也看他眼神怪异。

  “圣人何意?圣人何在!天下谁知,朕说此意,就为此意,你好好记住。”

  “是,父皇。”太子一脸懵懂,但还是作揖,随即看向父皇手上的孟子,有些担忧起来,因为他知道这书......

  皇上随手一翻,然后指着书页:“圣人要说的是这句,天无二日,人无二王!”

  “儿臣谨记。”

  皇上点点头,然后高兴的又随手一翻,脸色随即不好起来,太子偷偷瞄一眼,也是他读过的:

  “孟子告齐宣王曰:君之视臣如手足,则臣视君如腹心;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;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
  “哼,不像话,太不像话!”皇上有些愠怒,“视君如寇仇?这是什么话!”

  太子心中有些惴惴不安,他常年读圣人书,自然记得。

  父皇只顾江山社稷,操劳朝政数十年,自无闲暇之心温读,可圣人之言并非都那么......顺心如意。

  就连旁边的皇叔也看出端倪不敢说话。

  皇上快速翻阅,然后脸色越来越黑:“贼仁者谓之贼,贼义者谓之残,残贼之人,谓之一夫。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!”

  皇上咬牙切齿道。

  太子双手在袖中紧紧交握,这篇他也知道:

  齐宣王问曰:“汤放桀,武王伐纣,有诸?”

  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”

  曰:“臣弑其君,可乎?”

  曰:“贼仁者谓之贼,贼义者谓之残,残贼之人,谓之一夫。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。”

  孟子与齐宣王说周商之事,其实是说破坏仁义之君不配为国君,乃民贼独夫,可群起攻之,这是在肯定下级造反革命!

  皇上越看越怒,最后重重摔了石桌上的茶杯,皇叔和太子大气不敢喘。

  皇上胸口起伏,开始快速翻阅起书籍,看着看着,他终于忍不住大骂起来:“什么圣贤,都是乱臣贼子,胡说八道!”

  手中之书被他丢在地上,太子一看,是孟子.万章中的: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!

  最怕的东西还是来了......

  太子心想早该将儒家之书换成法家才是。

  孟子说:天无二日,人无二王不假,圣人承认天下只应有一个皇上,皇帝之权乃天授,固为天子。

  但孟子又说: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。

  意为:上天所见就是百姓所见,上天所听就是百姓所听。

  直白的说,百姓就是天,君权乃为百姓之权!

  其实太子以前读到这些时就想过,他若登基,就要好好整治这些所谓圣人书。

  当初始皇帝焚书坑儒,就是不想这些东西蛊惑百姓,什么百姓是天,什么君权为百姓所授,什么民贼独夫可伐,都是大逆不道之言,都是教百姓作乱之语。

  能改则改,不能改也要让人另解其意!

  古语因记录困难,字句能省则省,简略而多意,若有当世大儒肯站出来说话,就能有令世人信服的“另解”。

  皇上脸色涨红,指着地上之书,踩了两脚:“朕一直以为祸我景国者乃北方辽人,南方白夷,乱臣贼子,可没想到花甲之年才明白,原来祸我社稷,乱我家国者,全在这书中!

  怪不来这两年到处乱起,都是这狗屁圣人教的!孟子不配为圣!”

  “给朕烧了,来人,烧了!”皇帝怒道。

  太子连忙道:“父皇,天下有孟子千千万万册,烧是烧不完的!”

  “不烧何以除江山社稷恶疾!如何去心头大患,如何解人言之患。”皇帝重重甩袖道。

  太子看了看左右,小声道:“父皇,不烧书,可以改书啊。”

  皇上看他一眼:“哼,你也说天下此书千千万万,如何全改?”

  太子恭恭敬敬的道:“父皇,儿臣所说并非改字句,而是矫其意!

  意正则言顺,言顺则名正,便可止妄议啊!

  百姓不识书,读书人说什么便是什么;读书人识书,但也名流大儒说什么就是什么;若有大儒名流,文界泰斗作注矫正......到时岂不可万世有利我天家!”

  皇上一听,微微皱眉,然后缓缓点头:“好,好啊!”

  随即想到什么,“孟知叶还在御史台大牢中,还好朕没杀他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m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m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